“送教下乡”给我送来了致富路

2013-06-15

按语:田欢欢,文安县孙氏镇纪屯村人,文安职教中心“送教下乡”2010届畜禽养殖与疾病防治专业的学员,是一名高中毕业生,高考无门,致富有路。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利用文安职教中心到本村讲解养殖技术的大好时机,探索出了一条靠养殖致富的新路子,送教下乡改变了一个小伙子的命运,也带动了周边村经济的发展。

   走进田欢欢的文安县纪屯村养鸡场时,你可以看到一排又一排的鸡舍,每排鸡舍足足有五十米长,里面又分成四列,每一列的两边都有过道;在鸡舍顶上有透气的通道,每一列的末端安装上了大风扇,数千只鸡整齐地在鸡笼中吃食。

   田欢欢高中毕业,仅一分之差与大学无缘,不服输的他曾在天津、北京打工,也做过一些小生意,但收入甚微。迫于生活压力,田欢欢考虑通过创业来改变现状。2010年,文安县职教中心“送教下乡”工作把知识技能送到了家门口,在他所在的村文安县孙氏乡纪屯村开办了畜禽生产与疾病防治专业课,在课上文安县职教中心特聘专业教师、文安县畜牧局动物医院院长高维芳、杨文林等专家讲解了鸡棚的建设及养鸡业的发展状况及前景,并实地手把手教给鸡棚的建设,常见疾病的防治等知识。通过学习,田欢欢得知养鸡周期短、收益快,不少人靠这个发家致富。那时的他觉得只要别人能干的自己就能干。靠着这种不服输的精神,田欢欢在文安县赵各庄镇杨村开始了创业之路,可是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养殖的田欢欢对养鸡完全是外行,真要动手干起来,不免有些茫然。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他经营的鸡棚开始有了起色。

   一年下来,为了扩大养鸡规模,田欢欢把目光瞄向了自己的家乡--文安县孙氏镇纪屯村。2011年,田欢欢退掉了原先在文安县赵各庄镇杨村租用的鸡棚,在文安县孙氏镇纪屯村租下了一块地,投资近50万在这里建起了4栋鸡舍,可养蛋鸡万余只。

回到家乡后,对于养鸡经验丰富的田欢欢来说虽然是如鱼得水,但也并非一帆风顺。20117月的一天,田欢欢照常早晨6点钟起床给鸡喂食、添水。可当他来到鸡舍时发现,鸡舍里没有了往日的嘈杂,不少蛋鸡都无精打采,而且还陆续出现死亡。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文安县职教中心送教下乡专业教师兼动物医院院长高维芳赶到现场后才发现,原来是近段时间气温长期居高不下,导致鸡舍室温过高而中暑,建议田欢欢首先将死去的鸡深挖掩埋,并赶紧给鸡舍添置降温设施。当天,田欢欢养的鸡一下死了2000多只,直接经济损失达到5万余元。在听取了文安职教中心送教下乡专业教师高维芳的建议后,田欢欢一直忙到第二天凌晨才把这2000余只死鸡逐一从鸡笼中清出后深挖掩埋。随后,田欢欢坐上最早的班车赶往县城,买回喷雾机给鸡舍降温,这才遏制住鸡大批死亡的势头。回想起那次惨痛的教训,田欢欢感慨地说:“养鸡是一门学问,我必须学好文安职教中心送教下乡的有关课程,没有科学知识指导的养殖是盲目的,风险真大呀!”通过这次教训,田欢欢召集了附近村的养殖户,现身说法,讲解科学知识的重要性,畜禽生产与疾病专业的学员学习的主动性空前高涨。在文安县职教中心孙氏镇纪屯班畜禽疾病防治课上,田欢欢亲自登上了讲台,讲解自己养鸡失误的原因,具有很大的针对性和说服力,让大多数学员接受了科学养殖的概念。

   如今,田欢欢已经成为十里八村有名的养鸡大户,家里的4个养鸡大棚都正常运转起来,年盈利可达10万元以上。

两年多来,田欢欢把自己在文安职教中心送教下乡畜禽生产与疾病防治课学到的东西结合自己两年来的养殖经验总结成自己的养鸡致富经:

   一是选建好鸡舍。鸡舍选建在无污染、未荫蔽且排水效果好的地方,每1000只鸡分别配备15只饮水器和20个饲料器,此外,还在鸡的活动场所设网围住,防止天敌。

   二是科学喂饲料。田欢欢喂饲料分三个阶段:小鸡期保持饲料不间断,中鸡期每天下料6次,大鸡期每天下料3 次。

   三是坚持观察,对症下药。坚持每天早、中、晚三个时间段认真观察鸡粪便、饮食情况,发现异常情况的鸡立即进行隔离,对症下药,确保它们健康生长。

   四是科学管理。小鸡期采用电灯照明和燃烧木炭保持温度,在出栏后至进栏前,进行一次大消毒,每周在鸡舍内清理粪便和消毒一次,阴雨天和小鸡期不允许鸡外出。养鸡品种经常轮换,饲养一种鸡最多两批就轮换另一品种。

   富裕起来的田欢欢发家不忘众乡亲,如今田欢欢的鸡舍成了文安县职教中心畜禽生产与疾病防治专业的实训基地,田欢欢腾出一间大屋,手把手地教给学员养鸡的技术要领,在他的带动下,纪屯村养鸡户突破了一百家,每家纯盈利都超过了十万元,彻底实现了脱贫致富的愿望!

   以田欢欢所在的孙氏镇纪屯村以及附近村的学员无不感慨地说:“真是感谢党的惠民政策,感谢文安职教中心,送教下乡给我们送来了致富路呀!”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