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2年以来,国务院、教育部、人社部等相关部门已连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利用校企合作、互联网+、终身教育等多理念多方式结合的方法,不断探索和推进职教体系的完备,应对国家发展对劳动力资源的新要求,迎来了职业教育的发展机会,可是对普通中小学生学习特点与对策的研究已广泛开展,并取得诸多研究成果,对高等院校学生的学习特点研究也被许多教育工作者所关注。但本项目——针对中职生(即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下同)学习特点做专门的研究,国内还未形成具有普遍意义的研究成果。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职业教育的春天已经到来,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也逐渐彰显出来。目前由于国内中等职业教育水平相对较低,而各行各业的发展亟需大量中等专业技术人才,所以中职教育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中等职业教育的对象和以往相比,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期,中等职业教育的对象是初中阶段学习成绩出类拔萃的学生,而现在的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是初中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针对这种巨大变化,老一代教育工作者感触颇多。“要办适合学生的教育,不要去找适合教育的学生”,我们必须要调整心态,适应学生的这2种变化,研究如何教好管好他们,培养其成为有用之才。为此本课题不仅要从理论角度广泛深入地研究,更重要的是将研究成果在实践中推广应用,以期对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起到指导和促进作用。我校创建于1958年,是一所具有辉煌历史和光荣传统的老牌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几十年来,学校始终坚持“面向农村,服务经济”的办学方针,为本市及周边市县培养各级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十几万人,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就因为办学成绩突出,被国家政府命名为“农村教育示范校”。近年来,随着当地经济的迅猛发展、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普及及国际国内环境的深刻影响,生情发生巨大变化。新实行的中职学校免试注册制度,就是所谓的“五放开三允许”,即放开专业招生计划的限制,放开学生年龄、应往届和身体条件的限制,放开入学考试的限制,实行注册入学,放开地域限制,允许学校跨区域招生,放开招生时间的限制,实行春秋两季招生,两次备案;允许在校初三学生提前转入职业学校学习,允许普通高中各年级学生转入职业学校学习,允许高中毕业生到中等职业学校学习一年。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成绩较差,学习习惯上存在较大问题,以致难于较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调查数据表明,目前我国的中职教育特别是农村中职教育,怎样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了普遍的关注。若不能切实培养出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不可能使学生的学习行为主动、长期地坚持下去,其学习过程就有可能中断。学习过程一中断,就没有成绩可言。学生要“发展自己的才能和创造性潜力”,就必须“长期的努力”坚持下去。而要能够“长期的努力”坚持下去,就必须得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尤3其是在新的教育形势下,更需要培养出具有健全人格和良好心理素质的新型人才,使学生具有开拓和竞争意识,健全开放的人格,能够独立自主接纳他人,友爱宽容,健康文明,有积极向上的学习、生活方式和良好习惯,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我们的教育应与之相适应,让学生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中更好地学会有条理地思考,学会交流,学会学习,养成良好的、有助于今后发展的学习习惯。因此,尽快适应形势的变化,建立起一套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中职学生学习行为习惯模式,无疑是目前中职学校的当务之急。